融入与发展经济
目前,胡志明市拥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46.8万,占全市人口的5.2%,主要为华族、高棉族和占族。50年来,特别是自1986年实施革新以来,落实党和国家的主张和政策,胡志明市已开展多项特殊、符合民族同胞生计条件的计划和政策,帮助同胞顺利与胡志明市民融入、交流和平等发展。
南部地区科学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占族人富文很博士认为,融入过程的一个亮点是关照少数民族人教育工作。从2000年至今,胡志明市已积极开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从小学、初中至高中(12年制)免除学费政策,向职业技能培训、中专、高等专科、大学和研究生等教育层级提供支持;这些政策在社区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有知识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队伍,从而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目前,胡志明市参加生产经营的少数民族企业主超2.9万名。明隆一号陶瓷公司董事长、华人李玉明先生表示,胡志明市一直为少数民族同胞发展经济创造有利条件。胡志明市的华人企业已利用好党和国家鼓励民族与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迅速把握融入发展的机遇,积极筹措资金,拓展市场。近年来,华人企业集团、公司及民营企业连续获得国家和城市级别的各奖项。
城市内的文化多样性

作为全国最大、最现代化、最文明的城市,胡志明市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民族社群。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丰富多元的文化空间。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委员、越南佛教协会理事会秘书处委员、胡志明市第三郡坎达兰西寺(Candaransi-高棉语为“月光”)住持、高棉族人名隆和尚表示,胡志明市出台了多项助力少数民族同胞保护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政策,如为各族人民保护和弘扬各种宗教仪式、民族文化艺术表演活动、介绍与传承传统美食等创造便利条件。
对高棉族社群,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之一是胡志明市持续举办富有高棉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比赛——高棉族龙舟赛。这项赛事不仅为高棉族带来了欢乐和自豪感,也增强了他们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责任感。

胡志明市华人社群已通过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保护本民族特色文化,同时保护天后庙、义安会馆等古老建筑。
胡志明市同时为占族社群在各圣堂开展文化和宗教活动,如举办缅怀祖先和各位占婆国王的卡特节,表演传统舞蹈和吉能鼓、萨拉奈笛等传统乐器演奏等创造便利条件,为城市文化多样性增添亮色。

在国家统一50周年后,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胡志明市市民的精神生活。该市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保护与弘扬,积极推动了全国大团结的建设,发展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越南先进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