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5年实施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计划,依托巨大的投资资源以及全系统政治力量的共同推动,该计划第一阶段(2021-2025)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的面貌变化。
据民族和宗教事务部长陶玉容介绍,在2021-2025年阶段,国会为该计划下达了9个具体目标,其中已有6个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到2024年底,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340万越盾,是2020年的3.1倍,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4590万越盾,增长2.3倍。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变化,表明经济模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帮助人民脱贫并走向致富。

基础设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中央预算的近50万亿越盾的投资,这些特别困难的乡村和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发展和创造可持续生计是该计划的核心。数百个链条价值生产模式和珍贵药材种植项目已开始实施。
陶玉容还表示,该计划已创造了强劲的推动力,打破了滞后的局面,激发了那些拥有丰富资源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地区的潜力。该计划不仅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还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创建了以当地优势为基础的新增长极,如高科技农业、药材、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等,缩小了各地区发展差距。

不仅如此,该计划还是国家民族政策一致性的生动见证,展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的特别关心。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的投资就是对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投资。
特别是在战略地区和边境地区,"安民"正是确保"边疆"稳固的基础。通过稳定居民、发展经济、提高民智,该计划有助于在祖国的边境地区建立坚固的“民心阵线”,确保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秩序及国家领土的完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