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乐会“Take me to the Sun”将于7月9日晚在岘港举行

大型音乐会“Take me to the Sun”将于7月9日晚在岘港举行

大型音乐会“Take me to the Sun”将于7月9日晚在岘港举行
大型音乐会“Take me to the Sun”将于7月9日晚在岘港举行 ảnh 1大型音乐会“Take me to the Sun”将于7月9日晚在岘港举行。图自越通社

继每周六、周日晚演出并一直持续至2022年7月24日的精彩系列街头嘉年华会“Sun Fest”的成功之后,由太阳集团(Sun Group)与岘港市联合举行的大型音乐会“把我带到太阳上” (Take me to the Sun)将用音乐和绚丽的烟花为沿海城市岘港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把我带到太阳上”将于7月9日晚在亚洲公园太阳轮脚下的户外舞台举行,音乐会是由太阳集团资助的“2022年欣赏岘港夏日节”(Enjoy Danang Summer Festival 2022)系列活动中的亮点,使岘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避暑中心。

以“像太阳一样的生活”为主题的此次音乐晚会在越南电视台VTV1频道进行现场直播。

音乐晚会将为公众带来富有当代民间音乐的文化空间,结合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和表演,如占族舞蹈、中部发牌唱曲、西北情歌、北部民歌、南部民歌等。不仅如此,音乐晚会还将公众带入流行音乐、嘻哈音乐、摇滚音乐等丰富多样的音乐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晚会快结束时将有一场长15分钟的烟花汇演,让观众回味无穷,并让人联想到国际烟花节(DIFF)。烟花将点燃岘港旅游业的强劲复兴夏季。(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VNA

推荐

“赫蒙风格土锦刺绣合作社”为近50位高山女性提供稳定收入。图自越通社

安沛高山区织锦业的守护者——李氏宁

在赫蒙族同胞的信仰与文化中,传统土锦是民族的灵魂与根脉,在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怀着传承与发展土锦产品的愿望,安沛省木江界县制古牙乡的蜂蜡绘画艺人李氏宁已将赫蒙族传统土锦走进国门、被誉为“土锦守护者”。

屋顶翻修工作同步有序进行。

嘉莱省坤索拉龙屋重披新装

在风吹林海的西原上,嘉莱省诸巴县河西乡巴拿族人心中的“精神之心”—— 坤索拉龙屋在经历了多年的日晒雨淋之后终于换上了新屋顶。没有机械设备,没有钢筋混凝土,这是充满了社区精神的工程,由村民凭借其双手、记忆和对文化的热爱重建而成。

春幡子是戈族人与神灵之间的精神纽带。图自越通社

广义省戈族同胞春幡子装饰艺术

广义省的每一个少数民族社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春幡子装饰方式。其中,广义省茶蓬县戈族同胞的春幡子装饰艺术刚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邦美蜀市阿科东村被选为试点开展社区旅游模式的地点,从而在得乐省其他村庄扩展社区旅游模式。

“城市里的村落”—— 阿科东

阿科东村(音译Ako Dhông)位于热闹的邦美蜀市中心,面积62.3公顷,共同居住着247户家庭,被誉为目前得乐省最美的少数民族村落之一。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在胡志明市越南佛教学院(平政县黎明春乡)出席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开幕式

推广佛教对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见解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不仅是纪念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三件大事的节日,也是促进和平、团结、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广友好、融合国际社会的越南形象的国际论坛。佛教最大的文化、信仰和学术盛会正在胡志明市越南佛教学院举行。

外国游客参观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五坊阮廷炤街287/70号的国家级历史遗迹——“1968年戊申年春节西贡特工突袭独立宫所用的武器藏匿地下室”

追寻西贡特工的足迹

在南方革命最艰难、最困苦、最激烈的岁月里,西贡特工部队因屡建奇功而被人们反复提起。尽管50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段辉煌岁月的印记,至今仍在胡志明市的许多地方得到保留。

斯丁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生动再现斯丁族族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庆和民间艺术的地方

怀念本波村的舂米声

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里,位于平福省布当县平明乡本波(Bom Bo)村的斯丁族(S’tiêng)文化保护区充满了编织和舂米等体验活动的热闹气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旅游团来这里参观旅游。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重温斯丁族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豪迈历史,观看战争纪念品或沉浸在斯丁族独特、多元的文化之中。

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艺术家在胡志明市独立宫表演“椰瓢舞”节目

保护和弘扬高棉族传统艺术的摇篮

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是九龙江三角洲地区舞台艺术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该艺术团于1963年成立于茶荣省桥棋县三义乡,是南部地区首支革命性的高棉艺术团。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当初约有40名成员,主要编排并演出高棉族游鸡(Dù kê)艺术歌剧和传统舞蹈、西原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并用越南语和高棉语演唱革命歌曲。

牧民伊沙挪的大象赫昆(左)在大象化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邦敦大象节令人印象深刻

2025年邦敦大象节3月12日在得乐省克邦敦县隆那边境乡举行。这是纪念邦美蜀大捷和得乐省解放50周年(1975.3.10-2025.3.10)暨2025年第九届邦美蜀咖啡节框架内的活动之一。

倍唱—从宫廷到民间的行程

倍唱—从宫廷到民间的行程

倍唱(Hát bội)被誉为越南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台艺术类型,不仅带来欢乐的氛围,还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训和文化价值。

移灵县民族寄宿制高中学生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穿着传统服饰。

西原土锦之美

西原地区每逢春天到来,当一片片咖啡园的白花盛开的时候,林同省移灵县戈豪族人民便穿着土锦衣服,翩翩起舞,踏青赏春。这不仅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更是对传统民族服饰的传承。

出于对山旨民歌的热爱,2011年,林明萨先生已成立坚劳乡山旨民歌俱乐部。

山旨民歌——坚劳乡的文化遗产

北江省陆岸县坚劳乡世代居住着7个民族,其中山旨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山旨族人仍然保留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最为突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旨民歌。

那岩节上再现练兵与抗敌活动。图自越通社

新春欢度那岩节

每逢正月十五日到来时,谅山省北山县镇安乡的岱依族人都举行那岩节(音译:Ná Nhèm,即黑脸),旨在祈求家家户户平安顺遂,好运降临。

阿若村(Aró)戈都族同胞新公房欢庆活动。图自越通社

戈都族人欢庆新建公房

陵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阿陵门表示,欢庆新建公房是戈都族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以此感谢并激励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同时传承和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罗寺赛牛节是七山地区高棉族同胞的特色文化。

亡人节赴罗寺观看七山赛牛节

每逢亡人节(Sen Dolta)到来,安江省七山地区高棉族同胞都热切地参加罗寺(chùa Rô)赛牛节。这是当地独特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与鼓舞,营造民族热闹团结的氛围。

赛龙舟是拜月节最具吸引力的比赛。

朔庄省各乡村春意盎然

在2025乙巳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记者们在来到朔庄——京族、高棉族和华族三个民族文化交汇之地时就充分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在春意盎然的气息,各乡村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开源仪式是土族同胞向游客介绍其独特传统文化特色的良好机会

令人着迷的土族民间歌舞

土族是热爱文艺的民族。因此乂安省葵合县义春乡莫新村土族同胞的民歌、民族舞蹈和童谣儿歌得以保存和传授,以弘扬与发挥良好的传统价值。

博松望萨松隆寺以独特的高棉族建筑风格成为到访朔庄省的游客不可错过的信仰旅游目的地。图自越南画报

朔庄省依托高棉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精品

朔庄省是高棉族同胞聚居最多的省份,占全省人口的30%以上(约36.1万人)。全省高棉族南宗佛教寺庙共93座。朔庄省明确将旅游业打造成经济支柱产业,其中推动与高棉民族文化相关的信仰旅游发展。

和平省芒族的村寨

探访芒族文化之地

和平省居住着许多民族,其中芒族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63%。这里以“碑、旺、汤、洞”四个古老芒族区和超1万年的“和平文化“”的存在而闻名遐迩。随着时间长河流淌不息,和平省芒族已创造和维护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僧侣在后江省渭水县永忠乡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一座寺庙乞食

南部高棉族亡人节

亡人节(Sene Dolta)长期以来被视为富有南部高棉族同胞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安沛省木江界县高帕(Cao Phạ)乡林泰(Lìm Thái)村举行的2024年“黄金季节中飞越在名胜上”的滑翔伞节吸引上千名国内外游客参加。

安沛省文化环境建设中的烙印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观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实践中,确保符合当地文化与风土人情,安沛省已特别重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将独具一格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力量和巨大资源,从而携手推动安沛家乡建设阔步前行。

优秀艺人林芬将高棉族传统乐器的演奏艺术传承给下一代

南部高棉族艺术的传承人

沿着茶荣省周城县良和乡巴塞甲(Ba Sê A)村的小路,我们造访了优秀艺人林芬。尽管林芬先生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仍然非常健康。他父亲是高棉寺建造者,他从小就了解了高棉寺画中的每一个故事、歌曲、人物以及建筑艺术。出于对传统乐器的爱好,他还花时间了解如何制作高棉族的传统乐器。

十七世纪初用黄金制成的Pô Klong Mơh Nai皇帝的皇冠和皇后Po Bia Som的发髻,雕刻纹饰的线条非常精美、独特

将占族王室文化遗产系列纳入旅游行程

平顺省博物馆最近刚公布北平县占族王室文化遗产系列的开放型仓库模式,并将其纳入当地占族文化遗产旅游行程。这是占婆王朝得到保留相当完整的唯一收藏,由Pô Klong Mơh Nai皇帝后裔家族保留400多年。

在朔庄省州城县富新乡福顺村手艺人李氏兄是少数几个对玻璃画绘制技艺充满热情并将其传承给后代的人之一。

南部高棉族玻璃画绘制技艺

南部高棉族同胞不仅拥有游鸡(Dù kê)艺术和罗班(Rô băm)古典舞蹈等许多特色艺术类型,还以一种特殊的行业而闻名,那就是玻璃画绘制技艺。

锣声一响,新郎新娘同饮竹竿酒,同吃一块米饭,一块猪肝,从此成为夫妻。图自越通社

越南埃德族新郎迎亲仪式

按越南埃德族的习俗,农耕季节结束后,闲暇时间,仓库里堆满了稻米,埃德族姑娘们就可以去提亲了。埃德族姑娘要结婚时,必须请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