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省的每一个少数民族社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春幡子装饰方式。其中,广义省茶蓬县戈族同胞的春幡子装饰艺术刚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戈族同胞春幡子的出现?、存在和发展都与多年来备受瞩目的民间文化活动——献牛祭神仪式息息相关。茶蓬县戈族同胞热衷于造型艺术,以此提升他们居住环境的美感。其中,春幡子成为一大亮点,堪称长山-西原地区各民族民间造型艺术的“精髓”。
戈族人拥有多种春幡子装饰方式,如幡旗春幡子、香蕉叶春幡子、伞形春幡子、木瓜春幡子等等,其中,幡旗春幡子的装饰繁复精美,主要用于献牛祭神仪式、通神仪式。幡旗春幡子的柱身高5米,由黄梢木制成,装饰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和半圆形图案,主要为红、黑、白等颜色。
幡旗春幡子的柱身也被精心设计成神盘、神篮、鱼篓、幡旗等造型,柱身上的每一个图案、花纹、色彩不仅充满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戈族同胞向神灵讲述的故事和愿望。
春幡子是戈族人与神灵之间的精神纽带。每当立春幡子时,戈族人都要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春幡子顶上悬挂着黑卷尾的形象被视为神灵之鸟,所以戈族人从不猎捕这种鸟。
如今,献牛祭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但春幡子仍然出现在茶蓬县戈族同胞的其他许多重要仪式中。戈族族男女在春幡子旁敲打锣钲、翩翩起舞的景象已成为当地文化特色,吸引着远近游客的目光。
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将茶蓬县戈族同胞春幡子装饰艺术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有助于弘扬戈族的特色文化价值,为子孙后代保护和发挥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价值作出了贡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