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图自越通社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图自越通社

据《越南人民报的报道》,越南队在上半场第20秒反击,文栓在泰国队门前造成一定的威胁。

第10分钟:泰国队主要在其阵型的左边进行进攻。以传球控制场面。越南队高位防守,井井有条。泰国队获得一粒任意球,里禁区较近,但未能造成威胁。

第20分钟,越南队加速,光海右边助攻,越南队获得了第一粒角球。球打偏了,阮俊英很快压上左脚半空射门。

泰国队推离危险后反攻,邓文林的球门遭到威胁。

第30分钟:比赛节奏放慢。球员主要在中场开展争夺。泰国队边卫Supachok 目前是泰国队最活跃的球员。比赛局面相当平衡。

第40分钟:越南队寻找主动权。在4/3时间采取防守阵势,越南队开始前冲。泰国队的防守本不是这支队的强点。遇到攻击时阵容比较混乱。越南队找回感觉,但也不能打穿对手的防线。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图自越通社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泰国队主场 0-0 越南队。图自越通社

上半场0-0结束。

同一时间进行的另一场G组比赛:印度尼西亚队1-0领先马来西亚队。

下半场:越南队换人,公凤替补上阵换下进灵。

开始:双方立即进入状态,争夺非常激烈。

第55分钟:双方球员硬对硬。中场的争夺与身体碰撞明显增加。Chanathip 成为了第一个吃到黄牌的球员。第60分钟,泰国队左边进攻,Thitiphan禁区内差点有机会破门。越南队员的体力看起来有问题。

第65分钟:越南队获得任意球,球传大了,泰国守门员挡球出现疏忽,公凤禁区内抢到球往后传,雄勇上前射门,球打偏了。文青换下仲黄受伤。

第72分钟:Thitiphan体力下滑不能再战换下场,这是泰国队的一大损失。反之,越南队右边卫文厚马上换下中卫维孟,聚焦Thitiphan的位置。

越南队破门机会...: 第78分钟,公凤在左边长传,文栓没有越位把球拿好一转身,面对面泰国门将,可惜无能大门。大好的一个机会错过了。

第85分钟:比赛愈演愈烈,越南队主教练因对裁判反应吃到黄牌。两队的射门机会极少,碰撞却很多。

Supachok破门机会:又轮到了泰国队错过破门机会,Supachok最后几秒钟获得一次单打,但未能战胜越南守门员。比赛结束,双方0-0握手言和。G组第一场对决各拿一份。

G组另一场比赛,印度尼西亚队两次领先,2-1战胜马来西亚队。(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推荐

高棉佛教徒将入夏蜡烛和四类供品带到芹苴市安宁乡邦戳村慈悲寺供奉僧人。图自越通社

南部高棉族同胞独具一格的入夏节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高棉族南宗佛教同胞都会热闹举行入夏节(Chôl Vossa),开展许多独特的仪式。其中,献蜡烛上寺的仪式极具文化特色,助力丰富南部高棉族同胞的精神生活。

美善陶瓷产品

保护与发展美善陶瓷手工艺

根据第2208/QĐ-BVTTTDL号决定,广义省平山乡美善陶瓷手工艺近日被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汁米线的汤底是由鱼露和去骨的鳢鱼、拟平牙虾虎鱼、鳗鲇鱼、虾肉、猪肉和蘑菇等食材结合而成

著名的汤汁米线

汤汁米线是茶荣(现属永隆省)的著名特色美食,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体现越—华—高棉族文化的交融。

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其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图自越通社

在校园里保持西原文化的灵魂

近年来,得乐省教育与培训部门积极与文化部门合作,开展了许多项目和措施,举办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向学生们传授有关传统文化之美的知识。

北河白色高原传统赛马节越南 “独一无二”的比赛。

北河白色高原上精彩的赛马节

老街省第十八届北河白色高原传统赛马节吸引了众多民众和四面八方游客前来参加,并为骑手们加油助威。这是越南 “独一无二”的比赛,因为骑手都是来自老街、宣光和山罗等省份山区县的农民。

“赫蒙风格土锦刺绣合作社”为近50位高山女性提供稳定收入。图自越通社

安沛高山区织锦业的守护者——李氏宁

在赫蒙族同胞的信仰与文化中,传统土锦是民族的灵魂与根脉,在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怀着传承与发展土锦产品的愿望,安沛省木江界县制古牙乡的蜂蜡绘画艺人李氏宁已将赫蒙族传统土锦走进国门、被誉为“土锦守护者”。

屋顶翻修工作同步有序进行。

嘉莱省坤索拉龙屋重披新装

在风吹林海的西原上,嘉莱省诸巴县河西乡巴拿族人心中的“精神之心”—— 坤索拉龙屋在经历了多年的日晒雨淋之后终于换上了新屋顶。没有机械设备,没有钢筋混凝土,这是充满了社区精神的工程,由村民凭借其双手、记忆和对文化的热爱重建而成。

春幡子是戈族人与神灵之间的精神纽带。图自越通社

广义省戈族同胞春幡子装饰艺术

广义省的每一个少数民族社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春幡子装饰方式。其中,广义省茶蓬县戈族同胞的春幡子装饰艺术刚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邦美蜀市阿科东村被选为试点开展社区旅游模式的地点,从而在得乐省其他村庄扩展社区旅游模式。

“城市里的村落”—— 阿科东

阿科东村(音译Ako Dhông)位于热闹的邦美蜀市中心,面积62.3公顷,共同居住着247户家庭,被誉为目前得乐省最美的少数民族村落之一。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在胡志明市越南佛教学院(平政县黎明春乡)出席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开幕式

推广佛教对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见解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不仅是纪念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三件大事的节日,也是促进和平、团结、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广友好、融合国际社会的越南形象的国际论坛。佛教最大的文化、信仰和学术盛会正在胡志明市越南佛教学院举行。

外国游客参观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五坊阮廷炤街287/70号的国家级历史遗迹——“1968年戊申年春节西贡特工突袭独立宫所用的武器藏匿地下室”

追寻西贡特工的足迹

在南方革命最艰难、最困苦、最激烈的岁月里,西贡特工部队因屡建奇功而被人们反复提起。尽管50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段辉煌岁月的印记,至今仍在胡志明市的许多地方得到保留。

斯丁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生动再现斯丁族族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庆和民间艺术的地方

怀念本波村的舂米声

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里,位于平福省布当县平明乡本波(Bom Bo)村的斯丁族(S’tiêng)文化保护区充满了编织和舂米等体验活动的热闹气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旅游团来这里参观旅游。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重温斯丁族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豪迈历史,观看战争纪念品或沉浸在斯丁族独特、多元的文化之中。

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艺术家在胡志明市独立宫表演“椰瓢舞”节目

保护和弘扬高棉族传统艺术的摇篮

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是九龙江三角洲地区舞台艺术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该艺术团于1963年成立于茶荣省桥棋县三义乡,是南部地区首支革命性的高棉艺术团。黎明之光高棉艺术团当初约有40名成员,主要编排并演出高棉族游鸡(Dù kê)艺术歌剧和传统舞蹈、西原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并用越南语和高棉语演唱革命歌曲。

牧民伊沙挪的大象赫昆(左)在大象化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邦敦大象节令人印象深刻

2025年邦敦大象节3月12日在得乐省克邦敦县隆那边境乡举行。这是纪念邦美蜀大捷和得乐省解放50周年(1975.3.10-2025.3.10)暨2025年第九届邦美蜀咖啡节框架内的活动之一。

倍唱—从宫廷到民间的行程

倍唱—从宫廷到民间的行程

倍唱(Hát bội)被誉为越南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台艺术类型,不仅带来欢乐的氛围,还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训和文化价值。

移灵县民族寄宿制高中学生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穿着传统服饰。

西原土锦之美

西原地区每逢春天到来,当一片片咖啡园的白花盛开的时候,林同省移灵县戈豪族人民便穿着土锦衣服,翩翩起舞,踏青赏春。这不仅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更是对传统民族服饰的传承。

出于对山旨民歌的热爱,2011年,林明萨先生已成立坚劳乡山旨民歌俱乐部。

山旨民歌——坚劳乡的文化遗产

北江省陆岸县坚劳乡世代居住着7个民族,其中山旨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山旨族人仍然保留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最为突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旨民歌。

那岩节上再现练兵与抗敌活动。图自越通社

新春欢度那岩节

每逢正月十五日到来时,谅山省北山县镇安乡的岱依族人都举行那岩节(音译:Ná Nhèm,即黑脸),旨在祈求家家户户平安顺遂,好运降临。

阿若村(Aró)戈都族同胞新公房欢庆活动。图自越通社

戈都族人欢庆新建公房

陵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阿陵门表示,欢庆新建公房是戈都族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以此感谢并激励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同时传承和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罗寺赛牛节是七山地区高棉族同胞的特色文化。

亡人节赴罗寺观看七山赛牛节

每逢亡人节(Sen Dolta)到来,安江省七山地区高棉族同胞都热切地参加罗寺(chùa Rô)赛牛节。这是当地独特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与鼓舞,营造民族热闹团结的氛围。

赛龙舟是拜月节最具吸引力的比赛。

朔庄省各乡村春意盎然

在2025乙巳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记者们在来到朔庄——京族、高棉族和华族三个民族文化交汇之地时就充分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在春意盎然的气息,各乡村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开源仪式是土族同胞向游客介绍其独特传统文化特色的良好机会

令人着迷的土族民间歌舞

土族是热爱文艺的民族。因此乂安省葵合县义春乡莫新村土族同胞的民歌、民族舞蹈和童谣儿歌得以保存和传授,以弘扬与发挥良好的传统价值。

博松望萨松隆寺以独特的高棉族建筑风格成为到访朔庄省的游客不可错过的信仰旅游目的地。图自越南画报

朔庄省依托高棉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精品

朔庄省是高棉族同胞聚居最多的省份,占全省人口的30%以上(约36.1万人)。全省高棉族南宗佛教寺庙共93座。朔庄省明确将旅游业打造成经济支柱产业,其中推动与高棉民族文化相关的信仰旅游发展。

和平省芒族的村寨

探访芒族文化之地

和平省居住着许多民族,其中芒族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63%。这里以“碑、旺、汤、洞”四个古老芒族区和超1万年的“和平文化“”的存在而闻名遐迩。随着时间长河流淌不息,和平省芒族已创造和维护了丰富、多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