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壁画街——唤醒一段有关河内的难忘回忆

冯兴壁画街——唤醒一段有关河内的难忘回忆
冯兴壁画街成为游览河内时不能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玄眉 摄)(图片来源:越通社)
冯兴壁画街成为游览河内时不能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玄眉 摄)(图片来源:越通社)

于2月2日正式亮相的冯兴壁画街项目由韩国国际交流基金会与联合国人居署、还剑郡人委会联合开展。越韩两国画师在黎文灵街与竹席行街的交汇点——冯兴街的19座拱桥上携手画出19副题为“有关河内的记忆”的壁画,并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这是当代艺术首度介入河内市公共空间。

上述19副壁画像一台时间机器一样把观众带回清平朴素的老河内,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当今河内中的老河内形象”,显示河内市民在当今生活中仍然保留的古风遗俗。那就是昔日中秋节的冥器行街、长钱街上的百货大楼、古街上的挑担商贩、学生提着书包走进校园等画面。

冯兴壁画街参观者人各有志、感受不同。就河内市兴衰沉浮见证者而言,这是他们找回一生难以忘记的回忆之地。就青年一代而言,这是他们体验老前辈的过去生活之地。就四方游客而言,这个文化空间帮助他们增进对河内首都发展史的了解。

富有意义的公共文化空间

按照子孙的推荐, 74岁的河内市老年人范明德女士携丈夫一起逛观冯兴壁画街。他们俩一起漫步、一起赏画、沉浸在昔日的往事回忆之中。她热泪盈眶地说:“我们三代人都是河内市民。按照子孙的推荐,今天我和我老公一起去参观冯兴壁画街。一看见这幅画,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以前的一切情景。我好像能够再一次经历过去一段千辛万苦而踌躇满志的时光。我从画面中看见充满童年回忆的老街、老物。我现在百感交集、无比激动。”

在一个清静的周末早上,丁光省画师逛观壁画街后称:“从专业角度来看,我认为该项目已经取得成功。一方面,其把当代艺术贴近公众、介入社会。另一方面,其所产生的效应及带来的价值很大。”他重申:“就河内市民而言,这里所有壁画真正动人心弦。原以为渺无影踪的景物、置之脑后的往事或杳无踪迹的建筑物,一切突然历历在目。”更让他心得体会的是参观壁画街的观众,谁都讲礼让、守秩序、放慢脚步、细细观赏并让自己沉浸在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你谦我让、一起照相并怡然自乐地目睹周围的人像自己一样抚今怀昔。那就是文明有礼的河内人形象,是河内人的永恒价值及独有骄傲。”

冯兴壁画街成为游览河内时不能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玄眉 摄)
冯兴壁画街成为游览河内时不能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玄眉 摄)

冯兴壁画街不仅是老年人感今思昔之地,而是年轻人深入了解老前辈生活之地,从而增强对维持与弘扬传统价值的意识。河内大学学生阮明庄称:“就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而言,在一个清静的周末早上,穿上越南传统长衣并在洋溢着浓厚的怀旧气氛中闲庭信步,是一次独特的体验。来到此地,我奶奶曾跟我讲过的老河内好像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希望类似项目继续在河内市其他街道上开展,旨在让河内市更为美丽并给我们营造出更多新鲜的文化空间。”

坐落在河内古街区中心的冯兴壁画街也吸引众多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拍照,生动地展现河内昔日之美和现代风貌的壁画打造成一个开放式博物馆,留住了游客匆匆的脚步。

来自比利时的Griet Wiame 和来自美国的Cidney Mcmilan在赴河内旅游期间偶然相遇并一起探索美丽的河内时发现这个引人入胜的壁画街。Cidney Mcmilan分享说,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他对精美的这些幅壁画非常感兴趣,虽然不真正了解它们的意义,但依然感受到壁画中的东方艺术特色。Griet Wiame 和Cidney Mcmilan说,他们国家也有由年轻人随意制作的具有西方街头文化的涂鸦壁画,而不像按照规划创作的这个壁画街。他们对这条壁画街很感兴趣并拍了很多照片,回国后将给家庭和朋友看看。

超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

让冯兴壁画街项目变得特别的是这些幅壁画由越南和韩国画家共同创作的,是越韩社区美术交流项目框架内的活动之一。韩国画家使用绘画语言并从自己的角度来画出河内古街的三轮车、电车、挑担卖花商贩、龙边桥等画面。两国画家希望通过该项目将进一步密切越韩两国友好关系并推广一个美不胜收的河内形象。

创作有关妇女们挑着一担担鲜花在街头叫卖的壁画的女画家Oh Ye Seul 分享说,她有机会参加三清壁画村和冯兴壁画街等两个项目,她对此次能够为营造河内古街区的公共艺术空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十分高兴。

韩国国际交流基金会驻河内代表处首席代表朴庆澈(Park Kyong Chul)表示,这不仅是以美化河内古街面貌为目的的艺术项目,而也为两国画家进行艺术交流、开发创意灵感提供良好平台。这也是唤醒文化遗产价值的契机。在河内生活和工作期间,朴庆澈先生看到河内人的 “气质”在匆忙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混合在一起。

冯兴壁画街项目是韩国与越南配合开展的第二个壁画项目。之前,2016年越南与韩国成功开展广南省三清壁画村—越南首个壁画村。项目完成后,三清渔村成为广南省的独特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同时给地方带来许多经济利益。
谈到冯兴壁画街项目时,韩国驻越大使李赫(Lee Hyuk)表示,壁画中描绘的河内昔日给他一种非常亲切友善的感觉。他认为,越南与韩国两国很有缘,在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取得成功。

以色列驻越副大使Doron Lebovich也兴奋地说,冯兴壁画街项目被视为一个“开放式博物馆”,让艺术与观众产生关系。在古街空间创作的现代作品已将传统与现代紧密地联系起来,一定会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赏。

继广南省三清壁画村的成功之后,冯兴壁画街项目已初步带来良好的效益,引起了国内游客的极大兴趣并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该项目已为当地居民、游客营造了富有艺术味道的文化空间,其成功地将当代艺术在公共开放空间中与广大观众互动,并成为河内古街的文化亮点。(来源:越南《人民报》)

推荐

广文课的傣语读写课程吸引所有年龄段的人和各阶层人民参与和学习。

竭尽全力传授和保护傣语的老师

广文课(Quàng Văn Khóa)先生现年75岁,党龄46年,是山罗省北安县芒科乡科村的傣族人。他多年来全心全意地向当地村民传授傣语。

1956年6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主席府与出席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合影。

胡伯伯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深厚感情

胡志明主席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给予少数民族同胞特别的关注。对胡志明主席来说,无论是京族、土族、芒族、瑶族、嘉莱族、埃地族、色当族还是巴拿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都是越南的儿女,都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我们生死与共,休戚相关,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这一历史遗址。

百万人心系同 一个故乡

怀着无比崇敬与热爱的心情,在这个五月,全国数以百万的人们一心向往着越南民族共同的家乡--胡伯伯的故乡。这里不仅承载着关于胡志明主席的珍贵记忆,更传递着神圣的价值观,引导年轻一代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家乡、对祖国应尽的责任。

外国游客参观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五坊阮廷炤街287/70号的国家级历史遗迹——“1968年戊申年春节西贡特工突袭独立宫所用的武器藏匿地下室”

追寻西贡特工的足迹

在南方革命最艰难、最困苦、最激烈的岁月里,西贡特工部队因屡建奇功而被人们反复提起。尽管50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段辉煌岁月的印记,至今仍在胡志明市的许多地方得到保留。

长山司令部470师原师长、劳动英雄黎春伯回忆道 “卧薪尝胆”的岁月、取得的各战功和1976丙辰年春节。

对1975年春天大捷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

在这个四月,历史见证人和老一辈革命干部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1975年春天大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尽管半个世纪已过去,但当谈及那段峥嵘岁月,那些战斗取得胜利和欢乐的时光,所有的情感仿佛依旧鲜活如昨。

安沛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安沛省面貌日新月异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安沛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解放南方,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抗战的英雄精神始终激励安沛省党委、政府和人民不断奋斗,奋力谱写家乡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斯丁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生动再现斯丁族族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庆和民间艺术的地方

怀念本波村的舂米声

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里,位于平福省布当县平明乡本波(Bom Bo)村的斯丁族(S’tiêng)文化保护区充满了编织和舂米等体验活动的热闹气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旅游团来这里参观旅游。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重温斯丁族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豪迈历史,观看战争纪念品或沉浸在斯丁族独特、多元的文化之中。

乌冲寺开设的高棉语培训班,这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培养和支持革命干部的场所。

高棉族寺庙藏匿革命干部的故事

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南部高棉族同胞的许多寺庙成为了革命根据地,是藏匿、保护革命干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治斗争运动和宣传活动的前沿阵地,特别是满腔爱国情怀的高棉僧侣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志明市设定了2025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超过10%,人均收入达到8500美元,保持经济“火车头”作用、成为全国增长的动力;力争到2030年,人均收入达到13000 - 14000美元。展望2045年,胡志明市将成为亚洲经济和金融中心,人均收入达到37000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力的目的地”,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得说。

胡志明市:现代、富有民族特色的城市

国家统一50周年后(1974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胡志明市少数民族同胞在融入和发展过程中已迈出重要步伐。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下,目前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建设现代、文明、富有民族特色等的城市做出贡献。

山羊样子模式。

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从薄辽省福龙县贫困率最高的乡份之一,兴富乡通过采用适宜有效的生产模式现已“换台脱骨”,成为薄辽省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昆嵩省都莫龙县蒙理乡普谢村有威望人士耶·赫朗女士引导乡民织布,为维护色当族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少数民族同胞的坚固“支点”

昆嵩是一个位于西原北部的山区边境省,全省总人口约为597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占到54%以上,共同居住着43个民族同胞,近20%的边境居民是宗教信徒。

晓乐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为帮助吴文颁先生获得贷款成功开展貂养殖模式,恢复并发展家庭经济搭建桥梁。

尽心尽力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党支部书记

金瓯省玉显县圆安东乡晓乐(Xẻo lá)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一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携手共建美丽村庄。

民族教育工作备受重视,为提升得乐省克容巴县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水平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少数民族地区播撒知识种子

经过10多年的革新,得乐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优秀学生成绩与中部沿海和西原地区10个省份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在生存东岛上执行任务的海军战士。

越南长沙群岛上的日常生活场景

庆和省长沙群岛是越南海上边界主权的神圣象征。对于每一名当地居民来说,他们都把自己视为日夜守护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土地的战士。

2024年11月10日上午,政府总理、中央消除全国危旧房指导委员会主席范明政主持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为我同胞提供温暖房屋”

消除临时危房不仅体现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精神,而且还是一项切实的举措,旨在完成可持续减贫事业,力争打造在民族奋发图强的纪元中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未来。

15号兵团“联谊菜园”模式帮助少数民族家庭提高膳食质量,改善生活条件

西原以北边境地区“民心阵势”

驻军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长达251公里的边境线上的第15兵团已努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为建设西原以北边境地区牢固的国防安全阵势,特别是 “民心阵势”作出贡献。

第766号提案落实情况是党领导下民族团结力量的铁证。

携手改变村寨面貌

越南公安部、得乐省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日前举行当地贫困户、住房困难户、政策优抚家庭、少数民族同胞住房建设扶助提案落实情况总结会议。

兴安省作者阮克豪的组照《西原咖啡—越南品牌的骄傲》获得金牌。

为边疆而骄傲

日前,越共中央宣教部牵头同越共中央对外部、外交部、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公安部、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边防部队司令部、越南摄影艺术协会及有关单位在河内联合举行2024年第三次“为边疆而骄傲”国家艺术摄影比赛颁奖仪式暨展览会。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图自越通社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

建设精锐、现代的防空空军部队,完成在管理和捍卫祖国领空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使命是实施越共十三大所提出关于建设一些现代的军种、兵种和力量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芝县干部在古芝县新富忠乡二号滨图村占族同胞介绍胡志明文化空间

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作出贡献

目前,胡志明市古芝县共有6135户,少数民族人数1.37万多名,其中占族、高棉族和华族人占多数。5年来,有效展开民族工作,弘扬大团结力量,全县各民族同胞捐赠了72亿越盾和用了数百个工作日,在各居民区开展509个工程建设项目。

尽管地理条件非常困难,学校分布在偏远的各个地方,但山罗省数及边界县特困乡芒烂乡的芒烂民族寄宿小学副校长、傣族老师逛氏春仍始终全心全意地关爱着偏远山区学生

用爱心播撒知识种子的老师们

不畏艰难困苦、路途遥远与语言障碍,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些年轻的老师们仍日复一日坚持扎根学校和课堂,用知识的光芒照亮着山罗省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各族同胞的世界。

岛上的原始森林属于珍稀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拥有多层种植的植物,使草州岛真正成为一座绿色岛屿

广治省战火之地的绿宝石

草州岛(又称古岛、老虎或者是草浮、密岛),是广治省海域德一座小岛,距离陆地以东15海里。草州岛面积2.3平方公里,共同居住着24户家庭。

茶荣省梂棋县爱国僧侣团结协会主席石草和尚募集款项来建设的花卉街和太阳能照明系统

充分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茶荣省目前共有近400位乡贤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各级党委、地方政府和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重要桥梁。特别是,茶荣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贤对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