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顺省力争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顺省力争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顺省力争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顺省力争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ảnh 1宁顺省宁福县福民镇宝竹陶瓷村共有500多户家庭,其中80%家庭从事陶瓷制作业。该村有1个陶器合作社,3家企业,4个合作组和12个陶器生产经营场所,为600多名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每人平均月薪为300-500万越盾

为了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并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宁顺省已多措并举,力争实现到2025年设立另外100-120个合作组、50-60个合作社,运营优良的合作社比例达50%,集体经济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RDP)的10-11%等的目标。

据宁顺省合作社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省共有超过90个合作社,其中从事农业合作社71个(占76.3%)、手工业领域合作社7个(占7.5%)、综合服务经营领域合作社7个(占7.5%)、运输领域合作社5个(占5.4%),此外还有3个人民信用基金,占3.2%。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2021年宁顺省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运行并取得可喜进展,生产规模得以扩大。高效运营的合作社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协作配合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宁顺省新设立6个合作社。该省合作社在采用万亩示范片模式、节水灌溉模式、大鹏蔬菜瓜类种植模式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并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数十个合作社已设立基于农业价值链的生产模式,有助于提高成员家庭的收入水平。

宁顺省力争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ảnh 2宁顺省合作社在采用万亩示范片模式生产过程中主动应用科学技术并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截至2021年12月,宁顺省合作社的平均收入达22.5亿越盾,其中每个合作社年均利润约为2.2亿越盾;合作社劳动者每人年均收入为4000万越盾。正在运营的合作组总数为990个,年均收入约达2.3亿越盾,年均利润约为5800万越盾。

宁顺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玄透露,多年来,宁顺省已根据政府总理2018年5月22日所签发的第12/CT-TTg号指示切实指导采取配套措施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攻坚,推动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迈上新台阶;下发指导提升全省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文件等。

今后,宁顺省将抓好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协助合作社获得土地、信贷、基础设施建设、人力 资源培训、科技成果转化、 品牌打造、贸易促进、产品 推广等方面的资源;助力合 作社奋发向上,巩固组织力量,提升运营质效等。(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VNA

推荐

外国游客参观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五坊阮廷炤街287/70号的国家级历史遗迹——“1968年戊申年春节西贡特工突袭独立宫所用的武器藏匿地下室”

追寻西贡特工的足迹

在南方革命最艰难、最困苦、最激烈的岁月里,西贡特工部队因屡建奇功而被人们反复提起。尽管50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段辉煌岁月的印记,至今仍在胡志明市的许多地方得到保留。

长山司令部470师原师长、劳动英雄黎春伯回忆道 “卧薪尝胆”的岁月、取得的各战功和1976丙辰年春节。

对1975年春天大捷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

在这个四月,历史见证人和老一辈革命干部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1975年春天大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尽管半个世纪已过去,但当谈及那段峥嵘岁月,那些战斗取得胜利和欢乐的时光,所有的情感仿佛依旧鲜活如昨。

安沛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安沛省面貌日新月异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安沛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解放南方,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抗战的英雄精神始终激励安沛省党委、政府和人民不断奋斗,奋力谱写家乡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斯丁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生动再现斯丁族族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庆和民间艺术的地方

怀念本波村的舂米声

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里,位于平福省布当县平明乡本波(Bom Bo)村的斯丁族(S’tiêng)文化保护区充满了编织和舂米等体验活动的热闹气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旅游团来这里参观旅游。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重温斯丁族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豪迈历史,观看战争纪念品或沉浸在斯丁族独特、多元的文化之中。

乌冲寺开设的高棉语培训班,这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培养和支持革命干部的场所。

高棉族寺庙藏匿革命干部的故事

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南部高棉族同胞的许多寺庙成为了革命根据地,是藏匿、保护革命干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治斗争运动和宣传活动的前沿阵地,特别是满腔爱国情怀的高棉僧侣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志明市设定了2025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超过10%,人均收入达到8500美元,保持经济“火车头”作用、成为全国增长的动力;力争到2030年,人均收入达到13000 - 14000美元。展望2045年,胡志明市将成为亚洲经济和金融中心,人均收入达到37000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力的目的地”,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得说。

胡志明市:现代、富有民族特色的城市

国家统一50周年后(1974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胡志明市少数民族同胞在融入和发展过程中已迈出重要步伐。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下,目前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建设现代、文明、富有民族特色等的城市做出贡献。

山羊样子模式。

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从薄辽省福龙县贫困率最高的乡份之一,兴富乡通过采用适宜有效的生产模式现已“换台脱骨”,成为薄辽省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昆嵩省都莫龙县蒙理乡普谢村有威望人士耶·赫朗女士引导乡民织布,为维护色当族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少数民族同胞的坚固“支点”

昆嵩是一个位于西原北部的山区边境省,全省总人口约为597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占到54%以上,共同居住着43个民族同胞,近20%的边境居民是宗教信徒。

晓乐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为帮助吴文颁先生获得贷款成功开展貂养殖模式,恢复并发展家庭经济搭建桥梁。

尽心尽力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党支部书记

金瓯省玉显县圆安东乡晓乐(Xẻo lá)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一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携手共建美丽村庄。

民族教育工作备受重视,为提升得乐省克容巴县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水平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少数民族地区播撒知识种子

经过10多年的革新,得乐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优秀学生成绩与中部沿海和西原地区10个省份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在生存东岛上执行任务的海军战士。

越南长沙群岛上的日常生活场景

庆和省长沙群岛是越南海上边界主权的神圣象征。对于每一名当地居民来说,他们都把自己视为日夜守护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土地的战士。

2024年11月10日上午,政府总理、中央消除全国危旧房指导委员会主席范明政主持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为我同胞提供温暖房屋”

消除临时危房不仅体现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精神,而且还是一项切实的举措,旨在完成可持续减贫事业,力争打造在民族奋发图强的纪元中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未来。

15号兵团“联谊菜园”模式帮助少数民族家庭提高膳食质量,改善生活条件

西原以北边境地区“民心阵势”

驻军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长达251公里的边境线上的第15兵团已努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为建设西原以北边境地区牢固的国防安全阵势,特别是 “民心阵势”作出贡献。

第766号提案落实情况是党领导下民族团结力量的铁证。

携手改变村寨面貌

越南公安部、得乐省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日前举行当地贫困户、住房困难户、政策优抚家庭、少数民族同胞住房建设扶助提案落实情况总结会议。

兴安省作者阮克豪的组照《西原咖啡—越南品牌的骄傲》获得金牌。

为边疆而骄傲

日前,越共中央宣教部牵头同越共中央对外部、外交部、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公安部、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边防部队司令部、越南摄影艺术协会及有关单位在河内联合举行2024年第三次“为边疆而骄傲”国家艺术摄影比赛颁奖仪式暨展览会。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图自越通社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

建设精锐、现代的防空空军部队,完成在管理和捍卫祖国领空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使命是实施越共十三大所提出关于建设一些现代的军种、兵种和力量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芝县干部在古芝县新富忠乡二号滨图村占族同胞介绍胡志明文化空间

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作出贡献

目前,胡志明市古芝县共有6135户,少数民族人数1.37万多名,其中占族、高棉族和华族人占多数。5年来,有效展开民族工作,弘扬大团结力量,全县各民族同胞捐赠了72亿越盾和用了数百个工作日,在各居民区开展509个工程建设项目。

尽管地理条件非常困难,学校分布在偏远的各个地方,但山罗省数及边界县特困乡芒烂乡的芒烂民族寄宿小学副校长、傣族老师逛氏春仍始终全心全意地关爱着偏远山区学生

用爱心播撒知识种子的老师们

不畏艰难困苦、路途遥远与语言障碍,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些年轻的老师们仍日复一日坚持扎根学校和课堂,用知识的光芒照亮着山罗省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各族同胞的世界。

岛上的原始森林属于珍稀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拥有多层种植的植物,使草州岛真正成为一座绿色岛屿

广治省战火之地的绿宝石

草州岛(又称古岛、老虎或者是草浮、密岛),是广治省海域德一座小岛,距离陆地以东15海里。草州岛面积2.3平方公里,共同居住着24户家庭。

茶荣省梂棋县爱国僧侣团结协会主席石草和尚募集款项来建设的花卉街和太阳能照明系统

充分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茶荣省目前共有近400位乡贤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各级党委、地方政府和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重要桥梁。特别是,茶荣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贤对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谅山省的烤猪肉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为这道美食使用多种香料,其中主要的调味料是山黄皮叶,为谅山烤猪带来独特风味

谅山烤猪赫赫有名

烤猪是谅山省富有特色的传统菜肴。该省岱依族和侬族同胞将烤猪视为婚嫁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当男方去女方家迎亲时,男方必须带有包裹在香蕉叶中的烤猪肉,以进行祭祀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