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做法,“5+1” 模式(5 名党员帮助1个贫困户脱贫)在得农省得双县得到了有效展开,帮助了许多贫困家庭和少数民族群众克服困难,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积极变化。


长春乡布巴村傣族人何氏原一家家境特别困难。为了改善何氏原女士一家生活条件,2023年布巴党支部的5名党员已制定计划,帮助何氏原女士一家开展养殖模式,并提供两年内的作物化肥支持。通过扶贫项目的资金支持,阮女士一家获得了3头种猪和优惠贷款用于投入生产。如今,她家已成功脱贫,并建起了坚固宽敞的新房。与何氏原女士家庭一样,长春乡第六村的瑶族人赵氏性家庭的处境也曾经十分困难。2020年初,赵氏性女士一家获得村里5名党员提供的1头母羊用于发展畜牧业。


过一段时间后,赵氏性女士一家出钱购买了3头种羊以扩大畜牧规模,目前她家饲养的山羊已增至8头。赵女士分享说:“我家属于贫困户。在获得5名党员提供养羊业发展的帮助之后,为我们创造了生计,并正在迈向脱贫之路。”2020年,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全民族大团结,建设廉洁强大的党和政治体系,贯彻胡志明主席思想、道德和作风”的第05号指示,得双县县委推行了“5+1”模式。

据此,全县9/9个乡镇制定了计划,并分组安排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派遣干部和党员对贫困户进行调查,制定帮扶方案,确保按月、按季度提供及时援助。
经过近5年的展开,“5+1”模式已筹集了数十亿越南盾以及大量实物,帮助450多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扶贫的新动力。帮扶贫困户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让干部、党员发挥责任担当和团结精神,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对党的信任。
得双县县委宣教与民运处主任范氏萃表示:“地方政府将继续跟踪和评估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同时调整和补充相关帮扶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完)